刮目相看,读音guāmùxiāngkàn,成语,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解释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一个人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也可以视为刮目相待。
建安二十四年是公历219年,但在年末是公历220年初,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说的是吕蒙 士别三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原文讲述吕蒙原是一介武夫,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鲁肃称之“士别三日,非复吴下阿蒙”,指隔了很久,常与“刮目相看”连用,形容大有长进焕然一新。
刮目相看是什么意思?刮目相看的意思是很久没见到过这人,今天看到了,就应当立即重新刮目相看招待刮目相看的前一句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
天下有几个人到了老年还能像吕蒙那样坚持读书学习,自强不息呢一个人有了富贵荣华之后,更要看重节义,认真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而不能沉溺于财富之中,这样就不容易堕落吕蒙的这种行为真是我们的榜样啊”。
刮目相看出自三国东吴军师鲁肃之口 东吴吕蒙,勇敢善战,20多岁就已成为名将,但出身贫贱,早年没有读书机会,在吴主孙权的启发下,于繁忙的军旅生活中,利用一切空隙时间发愤读书,越读越起劲随着知识领域的不断扩大,见解也日益深刻军师。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