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刀片式服务器是一种高密度、高性能的服务器,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成本较高,不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冷却问题难以解决,使得机房建设成本大幅上升。第三,商业软件适配困难,不同厂商的刀片式服务器之间互相不兼容,增加了企业的维护成本。虚拟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刀片式服务器的优势逐渐瓦解,丧失优势。
刀片式服务器拥有高密度、高性能等独特优势,但其相对来说,价格成本较高,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可能承受不了这种经济压力。涉及到硬件选型、机柜、网络设备如路由交换机等的成本统统不菲,因此,使用刀片式服务器对于企业而言,选择合适成本的服务器仍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这也会是刀片式服务器在企业市场上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方面,刀片式服务器在运行的时候消耗的能源较大,需要额外的散热系统,这些硬件设施也需要消费大量的成本。从采购到运行过程中的各种成本,让刀片式服务器在成本层面上压力倍增。
刀片式服务器的高密度架构,FPGA技术的依赖情况使得散热难度加大。若要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机房设计、机柜设计与空调、温度控制系统需要有更严格的要求。硬件散热的高需求让机房建设成本大幅上升,降低了刀片式服务器进入市场的门槛。
同时,在可维护性的角度看,由于节点之间距离短、密度高,故故障时维护难度很大,固有成本在显著增加的同时,还加大了维护人员的难度,一旦有故障的时候,就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检修,难度非常大。
刀片式服务器的厂商之间存在着所谓的“闭源”现象,即不同厂家生产的刀片式服务器系统通常不兼容。在使用过程中,企业很难集成各种使用了不同厂家的刀片式服务器,这就导致商业软件的适配问题,使得企业使用软件成本也会增加。特别是在多个厂商出品的刀片式服务器中,由于存在着较多的专有技术,唯有在加强规划前期,同时做好技术交流这些工作,才能够实现尽量克服这种困难。
虚拟化技术逐渐成熟的相关对手对于刀片式服务器的市场份额造成巨大的冲击。刀片式服务器在硬件上的表现优异,在密度上的表现全面,在运行效率上快速有力,在运行时消耗系统能源的要求也有所需求。虚拟化技术的兴起,则推动着这个市场的高速发展。通过虚拟化技术的优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服务器的资源管理和分配,优化企业的IT投资,并可实现硬件资源共享和灵活伸缩,降低IT运营成本,因此大多数企业都倾向于使用虚拟化环境。
总结:刀片式服务器具备高密度、高性能等独特优势,但是其成本高昂、散热难题、商业软件兼容性低以及虚拟化技术的冲击等问题影响其在企业市场的推广,必须克服这些不足才能进一步拓展市场。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