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传说故事20字

综合 0 995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和扫墓的重要日子。关于清明节的由来,有一个传说故事。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和苦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回国的信念。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后送给重耳吃。重耳得知后非常感动,发誓一定要报答介子推。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成为了一国之君,史称晋文公。他封赏了那些曾经跟随他流亡的人,但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并不在意,他带着母亲隐居到了绵山。

晋文公得知后,非常羞愧,他决定亲自去绵山请介子推出来做官。然而,介子推却拒绝了晋文公的邀请,他说:“我宁愿死,也不会出山做官。”

晋文公听了,非常伤心,他决定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山。然而,介子推却抱着一棵大树,宁愿被烧死也不肯出山。

晋文公见介子推如此坚决,心中十分愧疚。他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规定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只能吃冷食,以纪念介子推。

从此以后,清明节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

相关推荐:

网友留言: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