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的故事

综合 0 801

《胸有成竹的故事》

北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叫文与可,他特别擅长画竹子。

为了画好竹子,文与可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无论春夏秋冬,他都要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等。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他对竹子的特征了如指掌,闭上眼睛都能想出竹子的样子。

有一次,文与可把一幅刚画好的竹子画拿给朋友看,并问他:“你看这幅画能卖多少钱?”朋友看了看,说:“这幅画最多能卖一两银子。”文与可听了,笑了笑,说:“你太低估我的画了,我这幅画至少能卖十两银子。”朋友不相信,说:“你别吹牛了,谁会花十两银子买一幅竹子画?”文与可自信地说:“我的画与众不同,别人的画是画出来的,而我的画是我用心观察、思考和感悟出来的。我对竹子的了解已经达到了胸有成竹的境界,所以我的画才能与众不同,才能卖个好价钱。”

朋友听了,半信半疑地说:“好吧,那我就拭目以待,看看你的画到底能卖多少钱。”

过了几天,有个商人来到文与可家,看到了他画的竹子画,非常喜欢,就出十两银子买了下来。朋友看到这一幕,惊讶得目瞪口呆,对文与可佩服得五体投地。

从此以后,文与可的名声越来越大,他的竹子画也越来越受欢迎,成为了当时画坛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有深入的思考和感悟,就能够做到胸有成竹,就能够取得成功。

相关推荐:

网友留言:

我要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